• <output id="jvmig"></output>
    
    

  • <tr id="jvmig"><small id="jvmig"></small></tr>
    <menuitem id="jvmig"><acronym id="jvmig"></acronym></menuitem>

      您的位置:首頁 >國內 >

      廣安:創建一批特色農業產業園區 助力村集體經濟進一步壯大

      2022-10-26 09:33:08    來源:四川經濟日報

      10月23日,在廣安市前鋒區代市鎮唐橋村養殖基地,工人們正在采摘、處理桑葉和飼喂秋蠶。據了解,近年來,該村先后成立了養蠶合作社、村農業公司,引進了先進的養蠶技術,發展壯大了養蠶產業,預計今年總產值將可達60萬元。

      這只是廣安市鄉村振興發展的一個縮影。剛剛過去的秋收時節,廣安市面對十年來四川最重旱情,306.3萬畝秋糧依然喜獲豐收,其中水稻198.8萬畝,同比增長1.2萬畝,產量預計達106.8萬噸,與去年基本持平;玉米107.5萬畝,同比增長1萬畝,產量預計達46.7萬噸,比往年略有增加,糧食生產呈現出穩中有增的良好發展態勢。

      農業強 飯碗端得“更牢靠”

      廣安岳池縣糧油現代農業園區,懂知識、善經營的新農人飽含著對土地的熱情,攜夢想奔赴田園,開啟了現代農業的篇章。談及十年的種地變化,農人們概括為:“增產增收、省時省力。”告別以往耕作繁重的體力勞動,機械化生產讓農民感受到種地比以前輕松了很多。

      這十年,廣安市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突出“一縣一特色”,梯次推進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現代農業園區創建,加快補齊短板,構建現代農業體系,打造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叫得出”“喊得響”的優勢特色農業產業集群——

      岳池堅決扛起產糧大縣擔當,實現2022年擴種玉米大豆套作2.5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50萬噸,邁入四川省10億斤產糧大縣序列;前鋒·廣安青花椒現代農業園區創建為2021年度省星級現代農業園區,青花椒已成為前鋒支柱產業……

      這十年,廣安市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地塊面積303.4萬畝,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建成高標準農田260.45萬畝,建成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1個、全國農業產業強鎮6個,建成現代農業園區50個,糧食產量實現7連增。

      農民富 致富增收“節節高”

      近日,在廣安市武勝縣猛山鄉萬民村,一棟嶄新的現代化蠶房格外惹眼:養蠶環境智能化控制系統營造出適宜的溫度;數臺機械手臂正來回揮舞,給蠶寶寶添加桑葉。近年來,萬民村深挖蠶桑產業優勢,探索村村聯合發展模式,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0萬元。

      這也是廣安實施村集體經濟“消薄扶強”計劃的成效之一。

      根據該項計劃,廣安在276個村試點建立蠶桑、柑橘等產業聯合黨組織23個,實行發展共商、產業共謀、資源共享、市場共拓,帶動創建一批特色農業產業園區,助力村集體經濟進一步壯大。

      農民富不是一句口號,數據為證:這十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7473.5元提升到19752元,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從4416.5元提升到15004元。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今年6月,賦予四川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的時代重任。作為四川省丘區農業大市,“天府糧倉”的重要承載地,該如何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廣安市農業農村局局長何敏表示,廣安市始終把確保糧食安全作為“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抓好糧食穩產保供,編制完善《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廣安行動方案》,將造良田、育良種、用良機、推良技、扶良農、出良策“六良”作為抓手,夯基礎、提質效、延鏈條、優服務,努力在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中走在前、多貢獻。

      如今,站在新起點上,廣安市農業農村工作正踔厲奮發、闊步前行。

      (記者 何金委)

      關鍵詞: 特色農業產業園區 集體經濟進一步壯大 現代農業園區 村集體經濟

      相關閱讀

      春色av电影
    1. <output id="jvmig"></output>
      
      

    2. <tr id="jvmig"><small id="jvmig"></small></tr>
      <menuitem id="jvmig"><acronym id="jvmig"></acronym></menui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