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4gcoi"><code id="4gcoi"></code></nav><xmp id="4gcoi"><menu id="4gcoi"></menu>
<menu id="4gcoi"></menu>
<menu id="4gcoi"><strong id="4gcoi"></strong></menu><tt id="4gcoi"><tt id="4gcoi"></tt></tt>
  • <menu id="4gcoi"><strong id="4gcoi"></strong></menu>
    <xmp id="4gcoi"><xmp id="4gcoi"><menu id="4gcoi"></menu>
  • 清華大學金融專碩考研之報考難度分析!

    最后更新時間:2020-06-22 10:51:37
    輔導課程:暑期集訓 在線咨詢
    復習緊張,焦頭爛額?逆風輕襲,來跨考秋季集訓營,幫你尋方法,定方案! 了解一下>>

      考研之初擇校擇專業是考研的第一步,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專業和院校對以后的發展就業有很重要的影響。金融行業被認為是最有錢途的專業之一,是比較受歡迎的專碩之一,每年都會有不少同學報考。想要報考金融專碩卻不了解院校信息?今天就和大家說說,幫助大家選擇適合自己的考研院校。

      清華大學金融專碩:

      清華大學有兩個學院招收金融碩士,分別是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和經濟管理學院,其初始科目完全一樣,專業課題目也相同,復試分數線會有差異。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的前身是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后與清華大學簽訂框架協議,決定在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的基礎上建設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由于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區五道口,人們便親切地簡稱其為“五道口”。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26年創建的清華大學經濟系,本科生教育上,每年都能招到許多來自各省的狀元,研究生生源也很好。學院的使命是“創造知識,培育領袖,貢獻中國,影響世界”。“高端定位、強大師資、國際化”是清華經管的重要特色。

      1.考試科目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04 英語二;

      303 數學(三);

      431 金融學綜合。

      2.專業課參考書目

      清華大學“431金融學綜合”考綱包括投資學、公司財務和貨幣銀行三部分內容(各為50分)。清華大學金融專碩不指定參考書,結合考試大綱以及歷年真題,推薦考生參照以下重點教材復習備考:

      易綱《貨幣銀行學》,格致出版社

      米什金《貨幣金融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姜波克《國際金融新編》,復旦大學出版社

      羅斯《公司理財》,機械工業出版社

      博迪《投資學》,機械工業出版社

      3.專業課考試題型

      清華大學431金融學綜合考試題型固定,考試題型為:

      選擇題:30小題,每題3分,共計90分;

      計算題:4小題,每題10到15分,共計45分;

      論述題:2小題,任選一題作答,15分。

      4.考試難度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和經濟管理學院都招收金融專碩,近幾年復試分數線和錄取人數如下:

    跨考考研課程

    班型 定向班型 開班時間 高定班 標準班 課程介紹 咨詢
    秋季集訓 沖刺班 9.10-12.20 168000 24800起 小班面授+專業課1對1+專業課定向輔導+協議加強課程(高定班)+專屬規劃答疑(高定班)+精細化答疑+復試資源(高定班)+復試課包(高定班)+復試指導(高定班)+復試班主任1v1服務(高定班)+復試面授密訓(高定班)+復試1v1(高定班)
    2023集訓暢學 非定向(政英班/數政英班) 每月20日 22800起(協議班) 13800起 先行階在線課程+基礎階在線課程+強化階在線課程+真題階在線課程+沖刺階在線課程+專業課針對性一對一課程+班主任全程督學服務+全程規劃體系+全程測試體系+全程精細化答疑+擇校擇專業能力定位體系+全年關鍵環節指導體系+初試加強課+初試專屬服務+復試全科標準班服務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北京尚學碩博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含本網和跨考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跨考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再通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跨考網”,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后在兩周內速來電與跨考網聯系,電話:400-88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