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訊:2023國考今起報名:近七成招錄計劃專招應屆生
中新網北京10月25日電(劉歡)今起,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3年度公務員考試報名正式開啟。本次招考計劃招錄規模達3.71萬人,較上年度明顯增加,其中,2.5萬個計劃專門招錄應屆高校畢業生,招錄政策繼續向應屆畢業生和基層崗位傾斜。
【資料圖】
3.71萬人
國考招錄規模連續四年擴大
按照國家公務員局網站發布的《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3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告》,2023年度國考將從今天開始至11月3日,進行為期10天的網上報名,12月4日進行公共科目筆試。
資料圖:圖為2020年北京一考點考生排隊等候入場。 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
據統計,2023年度國考招錄共計設置了17655個崗位,計劃招錄37100人,從職位分布觀察,本次國考招錄職位主要集中在稅務、消防、海關、鐵路公安等系統,
從招錄規模觀察,本次國考招考相比2022年計劃招錄人數增加了18.7%,這也是國考招錄連續第四年擴招。
而從報名人數觀察,近些年來,國考報名熱度不斷攀升,自2009年始,國考報名人數已經連續14年超百萬,去年國考報名過審人數還首次突破200萬。隨著招考規模進一步擴大,本次國考報名的“熱度”或將持續。
2.5萬個計劃
近七成計劃專門招錄應屆高校畢業生
本次國考招錄,對于高校應屆畢業生來說依然有諸多利好,招錄政策繼續向應屆畢業生傾斜。
按照國家公務員局網站的消息,設置2.5萬個計劃專門招錄應屆高校畢業生,服務和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這一規模占總招錄計劃的近七成。
2022年高校畢業生規模超過千萬。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擴大應屆高校畢業生招錄,主要原因是為高校畢業生創造很多的就業渠道和選擇機會,去年以來,無論是中央部門還是各地,都在出臺措施,面向高校畢業生挖掘更多的政策性崗位。
資料圖:圖為2020年北京市一考點外,工作人員在核驗考生信息。 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
從趨勢觀察, 2022年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與地方各級機關公務員招錄共計劃招錄11.6萬名應屆生,比去年增加0.9萬名。
“2022年度國考,在計劃招錄的3.12萬人中,安排了2.1萬個計劃專門招錄應屆畢業生,今年在計劃招錄的3.71萬人中,有2.5萬個計劃專門招錄應屆高校畢業生?!?華圖教育研究院專家鄭文照表示,單從國考招錄的數據來看,招錄計劃中,最近兩年,僅面向應屆生招錄的比例已經接近七成。
近2.8萬個計劃
補充到縣(區)級及以下直屬機構
在基層導向方面,本次招考有近2.8萬個計劃補充到縣(區)級及以下直屬機構,艱苦邊遠地區基層機關職位結合實際采取了降低學歷要求、放寬專業條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經歷等措施降低進入門檻,進一步充實基層公務員隊伍。
為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積極投身國防事業,設置3000余個計劃定向招錄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和在軍隊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畢業生退役士兵。
“這些年,公務員招錄政策一直在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崗位建功立業,一方面為大學生提供更多元的就業選擇,另一方面,也在不斷提高基層公務員隊伍的能力素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此前對媒體分析。
資料圖:考生參加國考筆試。 中新社記者 孫婷婷 攝
筆試內容分3類
分類分級考試促進人崗適配
國考筆試包括公共科目和專業科目,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
公共科目筆試內容根據公務員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職位類別、不同層級機關特點分為3類:
對中央機關及其省級直屬機構綜合管理類職位突出測評理論思維、綜合分析等方面能力,對市(地)級及以下直屬機構綜合管理類職位突出測評貫徹執行、基層工作等方面能力,對行政執法類職位突出測評依法辦事、公共服務等方面能力。
面試內容注重反映招錄機關和招考職位的工作內容、性質、特點,注意體現不同部門、不同行業的不同用人需求。專業能力測查評價緊扣履職需要,將有10個部門在筆試階段組織專業科目筆試、50個部門在面試階段組織專業能力測試。(完)
關鍵詞: 國考招錄
相關閱讀
- 世界快訊:2023國考今起報名:近七成招錄計2022-10-25
- 天天看熱訊:蒙古族刺繡匠人:傳統技藝開啟2022-10-25
- 每日時訊!白酒企業開始交三季報成績單 四2022-10-25
- 熱點在線丨我國將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 加強2022-10-25
- 微頭條丨中國跳水世界杯包攬八金 良性競爭2022-10-25
- 每日速遞:東風雪鐵龍篤定前行,重慶暢天盛2022-10-25
- 環球微動態丨當前市場“機遇大于風險”2022-10-25
- “鑫海建元”:新能源車激發行業發展動能2022-10-25
- 奇瑞全新SUV曝光,造型硬朗,“撞臉”吉利I2022-10-25
- 今頭條!引領城市SUV市場,RAV4榮放到底有2022-10-25
- 全球報道:安全+智能+能源效率,比亞迪的優2022-10-25
- 今日要聞!豐田燃料電池國產化再進一步 在2022-10-24
- 當前通訊!北京現代新款菲斯塔N Line官圖2022-10-24
- 特斯拉下調價格的同時,還上線重磅引薦獎勵2022-10-24
- 焦點精選!凱迪拉克、悍馬、雪佛蘭多個車型2022-10-24
- 國服榜首 AION Y Plus憑啥沖擊月銷2萬“2022-10-24
- 【環球速看料】不斷刷新交付紀錄,極氪憑什2022-10-24
- 當前速讀: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投保董責險數2022-10-24
- 雙十一預售“大戰”開啟,你的購物車里都是2022-10-24
- 現代汽車集團H-Class技術公開課,揭秘“終2022-10-24
- 乘聯會:預計10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零售55萬2022-10-24
- 環球快播:寶馬投資中國電池行業2022-10-24
- 【全球新視野】特斯拉今年首次降價,Model2022-10-24
- 聚焦:價格走低明顯!50英寸電視千元就可購2022-10-24
- 百事通!吉利公布旗下相關品牌汽車銷售數據2022-10-24
- 焦點日報:像極光還像誰?與瑞虎7 PLUS同2022-10-24
- 每日關注!L8最強對手!T8插混加持僅售35萬2022-10-24
- 天天亮點!多維度賦能 難怪長城汽車檸檬混2022-10-24
- 消息!日產純電技術集大成者,Ariya艾睿雅2022-10-24
- 東風雪鐵龍篤定前行,重慶暢天盛大開業!2022-10-24